努力当下 不负时光
——记文学院新媒体系陆学莉教授
跨界融合,探索不止
跨界融合,探索不止,是当代社会发展强音,更是陆学莉老师的个人写照。她于1995年参加工作,从中学语文老师做起,经教务处教学管理工作,到如今从事文学院《新闻学概论》《大学语文》等课程的主讲教师,25年来,无论在管理岗还是教学岗,变化的是工作内容,不变的是追求卓越的工作目标。
2012年,陆学莉老师的迎来人生中又一次的新挑战——工作岗位从教务处教学管理转到文学院教学一线,教科研方向从中国古代文学转向新闻传播学科。从最初的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到逐渐地把握节奏、树立自信、甚至创造“辉煌”,整个过程感觉有些“不堪回首”。但是在感叹艰辛的同时,她觉得自己的收获更多。2014年,经过两年时间的学科融合,陆老师逐渐走出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瓶颈,开始将研究视角放在互联网空间里的表达上,着力探究“网络表达”的言语特点、基本范式、社会机理等。近五年来,陆老师围绕“网络表达”主题先后主持参与相关项目4项,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。
八年的教务处管理工作,陆学莉老师先后参与起草上百份教学文件,参与组织60余场大小会议。她多次说,这些经历的重要意义,不仅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,更是培养了着眼大局的情怀和敢为人先的正能量。2019年初,她接受学校委派,前往合肥市阳光中学挂职副校长,重新激起她探索基础教育兴趣和潜能。因为有八年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经历,陆学莉老师始终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。基于中小学学科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严重缺位,她积极思考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科阅读的建设意义、建设路径、建设保障,成果获得安徽省教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立项。
春风化雨,润物有声
教书育人,说到底,就是一个字:“爱”。这是陆学莉老师多年教师工作的最深体会。春风化雨,润物有声,她爱三尺讲坛,爱生如己出。课堂上,她不容许自己有一节课敷衍塞责,她总是激情四射,充满成自信、智慧和幽默,努力让课堂成为净化学生灵魂的殿堂,更是用严谨的教风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。
她所主讲的三门课程,教学内容独具特色,向生活开放,以大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,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。她承担全校公共课《大学语文》教学,组织教学团队推进教材建设、资源开发、教学改革,创新教学理念,建构体验式教学共同体,强化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,大学生在创作大赛、诗歌朗诵等方面的获奖人数、获奖层次逐年递增,教研成果获得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立项3次。
全校公选课《诗美十讲》利用视频教学资源,构建以风雅篇、韵味篇、本事篇、比较篇、理趣篇为纲目的教学内容,实现了慕课时代教学内容与手段的转型和升级,相关教研成果于2014年获得学校提升计划立项。
专业基础课《新闻学》则致力“双真”教学模式的探究,推进以真实案例讲解理论知识点,以真实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,获得2016年省级重点教研项目的立项。2019年实施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改革,在遵循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,进一步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。
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
一份春华,一份秋实。多岗位的工作历练,陆学莉老师收获了累累果实,先后获得“教坛新星”、“优秀管理工作者”、“优秀教师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荣誉称号。2012年以来,她多次荣获教学成果奖,其中,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、一类教学效果2项。
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陆学莉老师牢记使命与责任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相信她会一如既往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,尽已之全力教书育人。
陆学莉,女,1975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文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主要研究语文教育和新闻传播学。必赢线路检测中心“136”人才项目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,网络舆情分析师,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员。多次荣获教学成果奖,取得教学效果多项。